返回

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1章 公孙使者,桃园兄弟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冬去春来,万物复苏,大汉朝的百姓们也都开始忙碌了起来。

    民以食为天,春耕,就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事情之一。

    即便是在这个没落的封建王朝,也随处可见忙碌在田间的百姓们。

    甚至连之前肆虐各州的黄巾匪患,居然也收敛了许多。

    或许他们也知道,若是影响了地方的春耕,到头来他们也抢无可抢吧,着实有些讽刺。

    洛阳城里,何进也几乎每天忙的不可开交。

    除去朝堂上的公务,以及新军的训练事务外,他现在全部的注意力也都在这春耕之上。

    要知道,身为历经两朝的外戚大将军,洛阳一等一的权贵,在这洛阳周边何进也是有自己的封地的。

    其中仅良田就有不下万亩,所有产出,大部分都将进入何进的私人腰包。

    在如今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粮食就是头等资源,很多时候它甚至能代替货币。

    有了粮食就等于有了钱,何进才能养得起军队,也才能维持大将军府上下的开支用度。

    要不仅靠朝廷给的那点钱粮,新军将士们哪能像如今这般经常吃得了荤腥?

    仅靠自己的俸禄,怎么养的起如荀彧这般大将军府里的幕僚们?

    穿越过来这么久,他也更加融入了这个时代,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,如今家大业大,虽也有不少幕僚帮衬着,但事关粮食,他还放心不下。

    这不,才刚处理完公务,草草用过午膳,何进便又准备出城去往就近的田间看一看。

    可就在他将要吩咐下人备马出门之时,却有门子来报“禀大将军,门外有三人持右北平太守公孙瓒的拜帖,说有要事求见大将军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事比我的粮食还重要?”何进没好气的吐槽。

    正待回绝,却又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样,改口说道“既如此,带他们到大厅见我吧。”

    大厅内,何进站在主位之前,哪怕是现在,他还是不适应跪坐,只是涉及礼仪,他身为大将军,在正式场合,也不得不遵从。

    在这样的时代,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,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广泛认可。

    君子六艺,礼在首位,为士人修身之基础,是任何人都不敢轻易触碰的底线。

    若是何进敢堂而皇之的使用如椅子般的高坐具,只怕他的声望马上就会跌入谷底。

    身为朝廷重臣,却不修礼,必被世人厌弃,所有依附何进的人,都会离他而去甚至避之不及。

    到那时,何进别说是金戈铁马,振兴寰宇,哪怕想要苟活于世都难。

    所以,穿越以来,在公共场合,何进几乎是能站着绝不坐着,仿佛只要不坐,风湿、腿麻就追不上他。

    此刻他正背着手在厅内来回踱步,思考着公孙瓒派人拜见自己的目的。

    也没让他久等,下人便领着公孙瓒的使者来到了厅内,三名大汉分别向何进作揖行礼。

    为首之人,身长约七尺多,面色红润,双手过膝,更惹人注意的是一对耳垂,如佛陀般又大又圆,给人一种仁慈长者的感觉。

    身后两人,俱是雄壮异常,一人面若重枣,髯长二尺,另一人豹头环眼,威风凛凛。

    “居然真是这三兄弟?”这样明显的特征,还是三个人站一起,何进心中自然不难猜出对方身份。

    只是微微诧异,这三人怎么成了公孙瓒的使者?

    来洛阳求见自己,历史上可没这段。

    或许是自己穿越的蝴蝶效应吧,何进如是想到,毕竟历史上这个时候,“何大将军”已经嗝屁了。

    三人自报家门行礼过后,何进亲自上前托住刘备双手扶起他,佯装不知的问道“莫非是讨黄巾的刘玄德?”

    “大将军居然认识刘备?”刘备一脸惊讶的说道。

    自家之事自家知,这些年,他刘备常将汉室宗亲的身份挂在嘴边,四处游走于权贵之间,却从没被真正重视。

    饶是后来因为军功被拜为安喜县尉,却很快又因为朝廷精选军功之人而被裁撤。

    其更是鞭打督邮弃官而逃,后来虽又在别处从军,却依旧不被重用。

    现在只得暂时依附于“同窗之谊”的公孙瓒。

    此番公孙瓒因为与刺史刘虞的矛盾,决定派使者进京走走何进的关系。

    而刘备则借着与公孙瓒的关系,讨来了这使者的差事。

    说到底,也是想来这大汉王朝的权力中心再碰碰运气,心想哪怕只是结识结识下权贵也是好的。

    却没想到眼前之人,如今大汉朝的顶级权贵,皇帝之下实际第一人的大将军何进,居然知道自己。

    饶是刘备这样的城府,也将震惊之色写在了脸上。

    毕竟何进与他地位相差太过遥远,这就好比在后世,中央的核心领导人居然认识一个偏远县级公安局长一个概念。

    甚至考虑到两个时代的信息差距,何进认识刘备,远比后者程度更难。

   

第31章 公孙使者,桃园兄弟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